找到相关内容529篇,用时87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李白释家题材作品略论

    一切法之,如《金刚经》之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”(《大正藏》卷8,第752页)、《入楞伽经》卷四之“诸凡夫痴心执着,堕于邪见,以不能知但是自心虚妄见故。……是故我说一切诸法如幻如梦,无实体”...之一。有无,指存在和存在。,即指一切存在之物,也括其存在方式与形态。无,与相对。佛教认为一切存在之物皆为一时之假相,称为假,因其随因缘而生灭,故无固定不变之常住自性,即倡无我、无自性之说;反之,...

    李小荣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585758426.html
  • 杰仁波切著:新觉醒(2)

    菩萨行)的无边法教,并且也奉行实修,所以证得了许多法教中言及的禅定境界。  菩萨达成了止观的结合之后,透过世法的义共相,观察到一切色法均的空性,此时进入了加行道。加行道四个境界:暖、顶、忍、世...得到的禅定即为“想非非想处定”,或称为顶天的禅定。  从无色定的实相来看,虽然无色界并不因为色相的粗细而再加以区分不同的境界,但在优劣、寿长、高低等等确实会有所不同。因为禅定的日益深广、安定,致使...

    杰仁波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75859030.html
  • 佛教中的时间观念

    外道视时间为的看法区别开来。既然唯是“见阴界入生灭,假名为时,无别时”,那么时间性本身即表征了缘起诸法的无自性,因为自性(svabhāva)之为自性就在于其无生灭变化而具有固定本质的时间性。由此,...时间性的存在设定了时间性的根据,此即所谓“三世”的“法体”,而这恰恰就是部的本质特征之所在。部论师对它的必要性曾进行了多方辩护,《俱舍论》中将其概括为“二教二理”四证[23],这里...

    傅新毅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94659118.html
  • 梁启超:关于佛教心理学浅测

    如世间聚,我。”  “离聚所依,无别聚体可得”这句话怎么讲呢?《大智度论》(卷三十六)所引比喻,可以互相发明。他说:  “诸法性空,但名字,因缘和合故。如山河、草木、土地、人民、州郡、城邑...通常所谓物质。如草木桌椅等,分明是有客观的独立存在,如何能说他无实体呢?《成实论》(卷三)为辨明此义,设问道:“问曰:四大是,所以者何?《阿毗昙》中说:‘坚相是地种,湿相是水种,热相是火种,动相是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0759646.html
  • 华严宗形上学命题的知识意义

    复为二观:一者无生观,二者无相观。言无生观者,法无自性,相由故生,生,是则为空,空无毫末,故曰无生。__第二无相观者,相即无相也,何以故,法离相故。__第三事理圆融观。夫事理两门圆融一际者,复...根本存在意义是根本清净的,才其理想的圆满完成。这就是佛教哲学理论本身必然的发展,是一个理论发展需求的智悟结果,不是任何理论目的的社会需求的意见构作。  四、华严宗法界观法的知识意义  法界概念是...

    杜保瑞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260021.html
  • 晋宋间的般若学与涅槃学

    则物又不可谓无。他又说:  “欲言其真生,欲言其无,事象既形,象形不即无。,然则不真空义显于兹矣。”  “譬如幻化人,无幻化人,幻化人,真人也。”  这是说,如果要谈,则考察的...无亦无,寻夫立文之本旨者,直以非有、无、真无耳,何必非有无此无无彼无,此直好无之谈,岂谓顺通事,即物之情哉!”他批评三派对有无的看法,以为他  们都不明“不动真际而诸法立处”的义谛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53760027.html
  • 永觉元贤援禅辟儒道之基本哲学问题探究

    ,可谓将宇宙论思维的架构置入于主体的活动之中,主体根,即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外境尘,尘一一对应六根,六根六尘偶遇发用而彼我,故现象界之起灭,因其偶遇,故而现象界之存在并非故空,空为一切现象之终极真实意义,亦为佛学之根本认识。这一切起灭现象之我根及外尘则乃在一彼此互而成之结构中,一成即执,而有人法诸执。若知其根尘互有方成,则应知根尘,则根不执根尘即尘,尘即尘则根即根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260054.html
  • “相”与“象”之辩——熊十力哲学的运思趋向

    亦不例外。熊十力后来概括缘生说视野中的人的模样时说:“云何人?盖以所谓人者,只是心的许多作用,以及身的五官百体等等现象,互相积聚一团,便叫做人。其实这一团东西全不实在,比芭蕉还要虚伪得多。人的这一名字...》将现象(“象”)理解为自体的、不可还原的存在:“心上所现相,名为影像。此影像托现境而起者,如眼等五识上所现相是也。纯从心上所现者,如意识独起思构时……凡相,托现境而起者,即此相与境相,异...

    贡华南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94660268.html
  • 佛教二谛与科学真理——暨论佛教肯定世间法的相关理论

    是指正确的名言识。如错乱识见绳为蛇,他人不错乱识见是绳蛇,就不能安立错乱识所见的蛇为世俗,因为与他人不错乱识所见不同的缘故。   (三)无观真实量妨难:观真实量,就是观诸法是否的正量。情由...彼物未破析时,以世想名,施设为彼。施设故,名为世俗。依世俗理,说瓶等。是虚,名世俗谛。若物异此,名胜义谛。谓彼物觉,彼破不无;及慧析余,彼觉仍。应知彼物,名胜义谛。如色等物,碎至极微,或以...

    林国良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33360429.html
  • 藏传佛教与活佛

    十三金法(《十三种不越外围之金法》), “道果法”是最独特的教法。 “道果”法认为,修习佛法三个层次。第一个层次是舍去“福”(“恶业”、做坏事)。专心于行善,来生即可投生三善趣之中。第二层次是断灭“我执”(“我执”指执于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)。“我执”一断灭,烦恼苦痛便无从生起,人也可从流转轮回的痛苦中得以解脱。第三层次便是除去“一切见”。一切见指“断见” (指片面解释“宇宙万物皆” )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41261080.html